基層要聞
陜北礦業:奮力跑出開局之年加速度
“井下檢修完畢,設備齊全完好,符合開機條件,可以正常啟動。”收到井下匯報電話,身著西裝的王志鵬用鼠標輕輕一點,皮帶、三機、煤機都正常啟動,一鍵開啟了自動化采煤。
對于轉型發展,陜北礦業張家峁公司職工王志鵬有著切身感受:“從井下采煤到一鍵啟動,我的工作也從‘煤黑子’變成了‘煤亮子’,環境好了,收入也高了。”
“十四五”開局之年,陜北礦業公司瞄準“雙碳”目標,以智能化建設為重點,以科技創新為思路,以人才隊伍建設為抓手,著力打造智能化生產、透徹化感知、可視化管理、數字化決策的智慧礦區,為全國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探索新路徑、提供新經驗。
智領未來樹立行業新標桿
走進陜北礦業檸條塔公司集控室,變電工王惠正在地面操控機器人,開始一天的巡檢工作。目前,在陜北礦業公司各生產礦井的百米井下、機電硐室、系統巷道中,智能巡檢機器人正在沿著預設線路進行巡回檢查……
2021年,陜北礦業公司按照“兩橫八縱一平臺”的智慧礦區總體建設架構,完成了智慧礦區一期項目建設任務,與所屬4家單位實現數據互聯互通,建成安全、項目、經營等5個系統智能化駕駛艙。
2021年10月20日,在張家峁公司智能化建設成果交流推廣會上,智慧煤礦“巨系統”建設項目達到國際領先水平,成為首個全礦井智能化運行示范標桿。同時,張家峁公司、紅柳林公司、檸條塔公司通過陜西省煤礦智能化項目驗收并達到A級水平。值得一提的是,紅柳林公司AI智能化無人裝車“機器人”投入使用;張家峁公司三維可視化控制的全定制化智能選煤廠每年可節約費用1200萬元;檸條塔公司建成國內首套遠程智能化鐵路裝車系統,每列裝車減少用時35分鐘,每班次工作人員減少5人。
科技賦能點燃發展新引擎
2021年12月10日,“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”評審結果正式公布,陜北礦業公司共9項科技成果獲獎,為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。
2021年,陜北礦業公司以重大項目為統領,專班推進科技創新工作。“陜北煤礦區水資源保護和利用及生態重建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”“智慧煤礦巨系統關鍵技術裝備研發與示范礦井建設”等項目完成了成果鑒定,重點科研項目按計劃推進。110工法、超長綜采工作面、小煤柱留設技術等科技成果積極推廣應用,“機器人”“永磁電滾筒”“低噪音局部通風機”“零星工程智能化裝備”等“四新”技術取得良好效果……
在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方面,黃河流域煤炭產業生態治理技術研究院實效化運行;煤炭科技孵化公司新增在孵企業11家,通過了“陜西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”與“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”認定。
2021年,奮進的陜北礦業公司科技成果百花齊放。共取得專利授權109項、發表科技論文133篇、6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、2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;雙創項目達2253項,產生經濟效益3.82億元;23項創新小成果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優秀“五小創新”成果;41個項目創獲陜西省企業“三新三小”創新競賽獎。
人才強企激活發展新動能
“要努力提升技能,適應企業智慧煤礦建設新需要,以實際行動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。”陜北礦業韓家灣煤炭公司綜掘隊技術員安偉平說。
人才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。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質、知識化、專業化人才隊伍?陜北礦業公司一直在行動。
“我已經參加了兩次競聘,這種用人機制讓有為者有舞臺、有前途、有奔頭!”提起公開競聘,張家峁公司黨委工作部部長王小利說。
目前,陜北礦業公司各級管理崗位全部實行“聘任制”+“任期制”,打破了終身制,聘(任)期不超過3年,到期自動解聘。累計縮減部門(科室)39個、組織崗位年聘564人次、開展任期考核599人次,經考核淘汰、調整崗位或調整薪酬60人次……
2021年,陜北礦業公司三項制度改革步履鏗鏘,按照組織結構優化、人才選拔聘任、勞動關系管理等16項工作、52條清單同步推進,落地有聲。陜北礦業公司不斷加強年輕干部培養使用,全年新提拔17名中層管理干部;舉辦陜北礦業思創定制班,46名學員得到歷練與提升;組織開展班組長公推公選35次,選舉產生班組長92人,評定優秀班組38個。檸條塔公司綜采二工區機電檢修班、神南產業發展公司采掘車間電工班分別被推薦為陜西省“夢桃式班組”“三秦班組”。
此外,陜北礦業公司不斷加強技能人才建設。在“山西焦煤杯”全國煤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團體二等獎,選手獲得一等獎1名、二等獎3名、三等獎3名的好成績;共培養出全國技術能手10人、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人、煤炭行業技能大師12人、陜西省三秦工匠2人。(鄭欽月 高小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