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層要聞
蒲潔能化開出絢麗“科技花”
近日,“一種同步脫除甲醇合成原料氣中硫和鐵的裝置”“一種氣力輸灰裝置”實用新型專利證書相繼“落戶”蒲潔能化。據悉,進入2022年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,蒲潔能化公司已經有四項技改創新項目獲得了專利授權,五個項目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。
科技引領創新,創新驅動發展。近年來,蒲潔能化公司立足新發展格局,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堅持通過推動科技進步為企業發展加油蓄能,使企業在駛向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閃耀著動人的科技光芒。
讓數據“多跑路” 職工“少跑腿”
“自從有了銷售車輛排隊叫號系統,我們司機可以合理規劃外出吃飯時間和進廠裝車時間,再也不用把大量時間耗在排隊上了。”歲末年初,各項工作都被推向了“高潮”。往年這個時候,蒲潔能化物流橋兩旁盡是等待叫號裝車的車輛,高峰期的時候,還會出現扎堆影響交通的情況。而今年再看,物流橋兩邊車輛排列整齊、進出井然有序,不僅裝車效率高了,社會影響也好了。而這,要歸功于一款“蒲潔能化銷售預約排隊叫號系統”APP。
推動企業提升信息化建設水平,是蒲潔能化公司的一項重點工作。近年來,該公司立足高質量發展需求,大步邁出信息化建設步伐,讓數據“多跑路”、職工“少跑腿”。
創建ERP系統,連通產、供、銷、人、材、物等各個環節,使物料資金管理更加規范化、精細化;創建分析實驗室LIMIS系統,實現實驗室業務流程、儀器設備、化學試劑等影響分析數據因素的有機結合,為分析數據自動采集、共享、分析、追溯等提供支撐;創建銷售預約排隊叫號系統,通過一款掌上APP,規范銷售業務和車輛入廠秩序,杜絕車輛扎堆等候現象……除此以外,生產數據管理系統、電子招采平臺、設備缺陷管理平臺紛紛上線,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,且降低了因人工操作帶來的誤差,為蒲潔能化公司在“十四五”開局之年取得歷史性最好生產經營成績奠定了基礎。
“2022年,我們還將探索電氣智能巡檢機器人、鍋爐系統APC等項目。”公司副總經理謝博濤介紹,新的一年,該公司還將在智能化建設上有所突破,推動企業邁上信息化、智能化發展軌道。
享科技創新“紅利” 強企業發展活力
實施“烯烴分離尾氣回收”項目,每年可增收約2000萬元;完成“細渣綜合利用”項目,每年可提取精煤約5萬噸;投用“凤凰快三管網差壓發電”項目,每年可增發電量約1.2億度……在蒲潔能化年度工作報告中,這一組因技術創新得到的成果數據格外引人注目。
堅持科技創新是企業實現轉型發展的正確道路。面對日益激烈的聚烯烴市場競爭和“雙碳”目標、能耗“雙控”政策帶來的挑戰,蒲潔能化公司深刻認識到,唯有走好技術創新、技術進步這條路,才能化被動為主動,在高質量發展的航向上行穩致遠。
積極規劃“C4綜合利用”“氫能綜合利用”“烯烴分離尾氣回收”等重點項目,其中“烯烴分離尾氣回收”等三項重點項目已經為公司綠色低碳發展作出貢獻,且收到可觀效益;C4綜合利用項目預計2022年下半年投用,運行后將結束公司依靠外購原材料1-丁烯生產聚乙烯產品的被動局面,大大降低聚乙烯產品生產成本;氫能綜合利用項目預計2022年3月份投用,為開發利用低碳和零碳清潔能源奠定了良好基礎……據悉,該公司2021年共完成科研項目14項,對內受理技改項目132項。“去年,公司順利通過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,這是對企業在技術創新、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肯定和鼓勵。”公司黨委副書記、總經理封建利介紹。
嘗到了技術進步帶來的“紅利”,該公司將科技創新工作提升到更高高度,從該公司“十四五”產業發展規劃中可以看到,光伏發電、液力透平發電和生產CO2可降解塑料PPC、改性聚丙烯等項目已經列入了重點調研項目,一幅科技引領企業闊步前行的藍圖已經徐徐展開。
人人參與創新 處處結出新果
“到2020年底,公司申報的專利只有9項;2021年公司共提報專利交底書128項,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85項,其中75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,10項獲得發明專利。”這份來自技術工程部的專利申報數據,充分彰顯了蒲潔能化公司全員參與技術創新、科技創新的極大熱情和豐碩成果。
“2021年,我們針對專利申報工作舉辦了兩次培訓和四次培訓輔導,不僅參與人員特別多,現場提問互動也很熱烈。”技術工程部負責人趙勇介紹,為進一步激發全員科技創新熱情,公司通過申報專利、彰顯個人價值的形式,凝聚起了人人參與創新、推動進步的強大合力。2021年該公司共獲得陜西省企業“三新三小”創新競賽獎5項,成功加入“陜西省2021年隱形冠軍培育庫”,不僅獲取了省工信廳政策優惠及財政補貼資質,還先后獲得陜西省知識產權局申請貫標補助8.3萬元、渭南市工業倍增政府補助資金71萬元。
在技術創新、科技創新浪潮的翻涌中,蒲潔能化公司自下而上主動作為、積極探索、勇于創新的氛圍異常濃厚。在該公司工會剛剛發布的“五小”技術創新成果獎中,“脫鹽水站超濾反洗排水改造”“低壓灰水系統改造,延長系統運行時間”“PP裝置擠壓機開車模式優化”等保障生產“安穩長滿優”運行的項目就多達80個。“以前大家在現場遇到工藝問題,總想推給班長技術員想辦法。現在可不一樣了,我們都想自己啃下‘硬骨頭’,申報總經理獎勵基金或者專利等榮譽。”談到科技創新工作,一位正在現場巡檢的員工說道。(曹亞婷)